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 > 生活 > 走游绍兴 正文

一个人去书圣故里看一场复古婚礼

发布时间: 2016-12-22 22:55:1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顾蓉佳

  浙江在线-绍兴频道12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顾蓉佳)一个人来书圣故里,在弄堂里走走,看看老井旁半蹲洗衣裳的水乡小妹,看着姑娘不时挽起碎花衣袖,擦拭泛在额头上微微的细汗。

  在府河边的烟雨长廊里小憩,看来往的乌篷船载着游客慢悠悠地穿过咸宁桥,一眨眼又躲进了题扇桥。走累了,去找个茶馆,叫一杯简单的越山龙井,放着《云水禅心》的曲子,看一看窗外的云卷云舒,听一听耳畔的清心之曲,茶馆不大,却很精致。

  到了饭点,去西街的老菜馆吃最正宗的绍兴菜,几张八仙桌,三两条老旧的长板凳。简陋,却能感觉到返璞归真的古色古香。这里的饭馆是没有菜单的,需要顾客自己去看厨房里看原材料,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茶余饭后,去庭院深深的笔飞弄里走走,领略一下元培校长的哲人思想;去王羲之陈列馆里呆一会儿,临摹一下书圣的笔走龙蛇,哪怕是去染染墨香,也是好的。

  民间的老艺人还在自家的木器店门口忙活着自己的传统老手艺活,他们拥有一颗纯粹的心,不图名利,只为传承祖宗留下来的手艺。等悠闲地逛完了所有的巷子,可以选择坐着乌篷船回到热闹的市区。

  王羲之陈列馆位于书圣景区内斜桥弄8号门厅右边是根据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希堂原样陈设的“三希堂”,展出三件为乾隆皇帝非常爱好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这三件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名。如今二岸分居,《中秋帖》、《伯远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快雪时晴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里展出的是这三件作品的复制精品。

  门厅左边,是王羲之生平事迹和书法作品展厅,这里按照时间脉络依次展现了“东床快婿”“初到会稽”“临池爱鹅”“题扇躲婆”“戒珠失友”“兰亭雅集”“金庭归隐”这几个历史场景。展厅搜集了目前存世最全的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间玻璃展柜展出了四幅《兰亭序》。

  走到中庭,我们可以看到《羲之笔庐》(原配电房改装),相传是晋代王羲之堆放练习书法用的毛笔的地方。王羲之曾经将他练字用废旧的毛笔积攒起来,起冢埋葬,传为一时美谈。后面《阅古楼》陈列了深受王羲之书法艺术影响的历代和绍兴有渊源的书画大家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中国书法史上的行书三绝:那就是《兰亭序》和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宋苏轼《黄州寒食诗》。

  戒珠寺依蕺山临西街,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建寺前,是王羲之的住宅,后王羲之弃宅为寺。初名“昌安寺”。到唐大中六年起开始叫“戒珠寺”意思是“戒律洁白,犹如珠玉”。咸通三年衢州刺史赵磷直书“戒珠讲寺”额,今存。王羲之为什么舍宅为寺,这里有一段传说。王生前最喜欢鹅和珍珠。一天他在家里玩赏一颗宝珠时,一位僧人前来造访。王随手将珠子放在桌案上招待客人。这时又有一个朋友来仿,王请僧人在屋内稍候,自己出去会那个人。王回来时发现桌子上的珠子不见了,便怀疑僧人拿了。虽不便明言,但脸上流露鄙夷之色。僧人深感委曲,却有口难辩,回去后郁闷而死。几天后,王羲之家的大白鹅也死了,刨腹一看原来是鹅吞下了珠子。王心中悔恨交加,从此戒掉赏珠子的习惯,并舍宅为寺。

标签: 王羲之 书圣故里 绍兴 编辑: 金燕翔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