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新昌钦寸水库:举全县之力 下好“大局”这盘棋

发布时间:2017-05-12 11:59:41 来源: 浙江在线

  钦寸水库全景照张赟摄

  浙江在线-绍兴频道5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马可远 通讯员 陈全苗高山出平湖,一水联三地。钦寸水库,从孕生的第一天,就被赋予了一个“历史性重任”——浙江省近年来最大的“在建水库”。

  有“水”作媒,新昌、宁波这两个相邻却少有交集的城市,真正“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并创造了跨地区合作、跨流域引水、特别是大市与小县合作的典范。

  从2003年的前期工作启动,到2008年的立项,再到2010年的开工、2017年3月17日的下闸蓄水……长长14年,不仅沉淀了许多的时代印痕,更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藏的动人篇章。

  “棋”落钦寸,“天降大任”,新昌县委、县政府唯有以“大局”为重,举全县之力,调动和汇聚各种资源,全力推动,全力付出。

  可以说,钦寸水库,不仅是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令人高仰的丰碑。而丰碑的基石,就是由默默奉献的水库建设者,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的移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广大移民共同铸就和托起的。

  历史将会铭记他们!

  新昌县内公寓安置房(南明街道棣山村)

  跨地合作:穿越群山28公里的一次“握手”

  新昌、奉化,地域相接,却隔着连绵群山,又分属绍兴、宁波两市。

  前些年,一条“甬金高速”,将两地相连。而今,一条穿越连绵群山、长达28公里的“输水隧洞”,又将新昌与奉化、新昌与宁波,结成了一个“命运综合体”。

  这是时代赋予两地的一个跨地区、跨流域合作。

  浙江并不缺水,可人均测算下来,竟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而宁波的人均水资源量更低。显然,“水”对于宁波的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很早的时候,省委、省政府早早就有了应对之道,提出了四大引水工程,其中,作为“浙东引水与水资源配置及曹娥江防洪治理的重要工程”的钦寸水库,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引水工程。

  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03年7月,新昌县委、县政府发文成立了钦寸水库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水库建设的帷幕自此正式拉开。

  2006年4月30日,浙江省委召开第12次常委会议,为确保中国经济重地的浙东地区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这一地区人均水资源缺乏、曹娥江流域洪涝灾害,特别是宁波、舟山地区优质饮用水缺乏等日益突出的问题,更从推进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高度,决定将钦寸水库工程列入“浙江省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

  也因此,钦寸水库虽建在新昌,却已不再是新昌自己的事,而是一项事关全省、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工程,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由于钦寸水库具有向宁波“引水”这一特殊功能,再加上水库的坝址就在曹娥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黄泽江的上游,正好位于嵊州与新昌的交界处,这决定了它还将是一个跨地区、跨流域合作的特殊工程。

  如何合作,就成了工程建设的一个关键节点。

  2008年10月,新昌县、宁波市双方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建设钦寸水库工程协议书。此后,相关的投资、人员、技术等一个个合作协议相继签署,决定由新昌县和宁波市按51∶49的投资比例合作建设。一个关于“大兄小弟”跨地合作、精诚携手的故事,就这样精彩上演了。

  作为“国家级生态县”,绿水青山本就是新昌的优势资源,那么,平均每年1.26亿立方米的“优质天然水”又该如何安全地输送到宁波?为此,该工程专门设计了一条直径3.8米、长达28公里的“输水隧洞”,直接将水引到奉化的亭下水库,再经管道输送到宁波。

  这条28175米长的隧洞,每一米都是在大山的岩石层中连续不间断开凿出来的,这是何等的壮观,又是何等的艰难!

  然而,工程建设者们克服包括技术、环境以及政策处理在内的种种困难,从2010年9月开工,到2015年10月18日,已完成了2个标段的开挖,剩下的1个标段,也将于今年底全部完成。

  外迁宁波移民安置房(宁波宁海)

  移民工作:“天降大任”,舍我其谁

  工程建设,最难的是什么?是“移民”!

  “全省近年最大的水库工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昌3个乡镇(街道)的21个行政村的4355户11335人,都将成为“移民”。其中,17个村将成为“淹没区”,必须全部搬迁,4个村则必须部分搬迁。

  故土难离,从来都是国人的传统情感。更何况,“移民”的情况不一、诉求不一,怎样才能找到一个为所有人认可的“最大公约数”,比工程建设本身复杂、困难百倍。因此,早就有人言,如今的“天下第一难”,非“征迁”莫属。

  仅有40多万人口的山区小县,突然间竟有1万多人需要移民,怎么移,移去哪里?地哪里来,钱哪里来?移民未来的生活、工作、教育甚至政治待遇等一系列难题如何解决?在移民工作中,政府又该如何依法行事……无不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做到未雨绸缪。

  压力,山一般的巨大;决心,也如山一般的坚定。新昌县委、县政府在由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担任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的基础上,又喊响了“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的口号,不仅为工程建设集聚了几十名专业人才,更为移民工作抽调了数百名精兵强将,全力应对这一“天降之大任”。

  几上几下的“移民政策”不断出台,一个个“安置点”不断确定,从全县各部门、乡镇(街道)抽调的299位机关干部,也陆续充实到了移民工作的最前线,与指挥部移民局的工作人员一道,走进每一个移民村,与一户户“结对移民户”讲政策、释疑惑、解难题,白天黑夜连轴转,几乎没有休息日。

  最为艰难的“政策处理”完成后,为尽量让移民享受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指挥部又组织移民分批赴宁波或新昌本地实地考察安置点。其中,对宁波8个县(市、区)的考察,就先后组织了4批,参加考察的移民达到了5万余人次。同时,还陪同他们择地抽签、择房抽签,最后又陪同他们看房、验房、收房……可谓是事无巨细,细致周到。

  移民安置工作自2010年8月启动,到2016年8月移民全部搬迁出库区,先后分5个批次全部完成。其中,2651户6750人安置在新昌县内4个乡镇(街道)的13个宅基地安置点和2个公寓房安置点;1704户4585人外迁到了宁波8个县(市、区)77个乡镇(街道)的185个安置点。

  取得如此业绩,在于新昌实施的“三联五包”工作机制,也就是将21个村分成13个片,再分包到81个部门,并由299位移民干部联系结对。此举“打破了以迁出地为主的地域性工作限制,举全县之力、分片联保的工作举措,创新了移民工作举措”。

  江拔线改建工程(新林大桥)

  后续管理:建设与管理任重道远

  2017年3月17日,通过省级验收的钦寸水库正式下闸蓄水。

  钦寸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二)型水库,总投资53.583亿元,正常蓄水位98米高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16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2.44亿立方米。

  工程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空洞、发电引水建筑物、发电厂、升压站、输水隧洞等组成,附属工程主要包括36省道江拔线改建工程、环库公路、水库管理房、移民安置房等。

  同时,工程还包括淹没区内古建筑、古遗址的迁建保护,以及建筑物、线杆、林木和易漂浮物、库底卫生等一系列清理工作。

  水库建成后,可控制黄泽江洪水,与下游河道堤防联合运用,使黄泽江沿岸乡镇防洪标准从目前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与流域其他水库和堤防工程联合运行,可使嵊州城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将显著提高其下游的防洪能力,保护黄泽江两岸以及嵊州、上虞等地34.1万人、19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

  与此同时,除了向宁波地区供水外,还可向水库下游地区供水842万立方米、灌溉供水820万立方米、下游环境用水1988万立方米;配套电站装机容量2.75MW,年平均发电量520万KW……

  下闸蓄水,其实只是钦寸水库竣工的一个关键性标志。接下来,同样是任务艰巨且十分繁杂。

  一方面,还有大量的扫尾工作要完成,比如,大坝坝后、坝顶结构的完善,隧洞的衬砌工作,以及水库标准化管理和库区生态景区建设等,还有许多配套工程将启动建设。

  另一方面,移民安置的扫尾工作,也是任重道远。部分清库人口的处置工作迫在眉睫,安置地移民相关待遇落实也是当务之急,直补资金发放、移民后期项目扶持等后期工作也才刚刚开始。

  更重要的是,水库建成投用之后,意味着工作重心将从以工程建设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配套建设等工程后期建设与水库运行管理等,特别是防洪调控、流域联防联调、防洪度汛安全等工作,更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何尝不是任重道远。

  确实,“建”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用”才是更具价值的第二步、第三步……

标签:钦寸 水库 编辑: 顾蓉佳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