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诸暨这个村出了40多位县令 揭秘“县令村”的仕途传奇

发布时间:2017-11-21 10:57:4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陶东烨 通讯员 顾玉佳 杨天波
孙郭村一景

  浙江在线—绍兴频道11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陶东烨 通讯员 顾玉佳 杨天波)印象中的孙郭村,村庄偏小,宛若一个隐士,静静地卧伏于山角。可不想,前日记者偶遇一位来自诸暨直埠镇孙郭村的朋友,闲谈中让人大吃一惊。南宋至今,这个小小的村落居然就出过40多位县令,堪称中国“县令”之乡。

  带着好奇,记者随好友前往孙郭村一探究竟,试着揭开蒙在这个低调而辉煌的村落脸上的神秘面纱。

800年参天巨樟

  南宋已建书院耕读传家一脉相承

  走进孙郭村,入目而来的是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巨樟。据原孙郭大隆自然村村长郭张华老人介绍,这里最大的一颗古樟已有800年上下的历史,可谓是树中国宝。隐匿在树林间的是一座复建的南宋时期的书院,白墙黛瓦,书声袅袅,规制虽不及现今学校,但亦是可追溯800多年历史的罕见景观。

复建的老书院
老书院
老书院

  “重视教育,耕读传家也许就是解开孙郭村成为县令之乡的密码吧!”老人一边意味深长地说,一边翻出在去年找寻到的孙郭村马坞郭氏宗谱。记者看到,上面清晰地记载着历代郭氏仕官史、文人学者传记及12条郭氏历代恪守的家训,所载为官者众,士人代代相传,其中不少官员级别都在县令以上。

历代郭氏仕官史
历代郭氏仕官史
南宋以来,宗谱上就记载有数所书院亭阁
郭氏十二条家训

  时人一首题为《凤水涵清》古诗词中描述到:“冰壶孤映花丛月,玉液长排石径尘,彻底至清鱼不到,池边惟有凤凰驯”。“凤凰”即指明成祖朱棣钦点的郭氏“二凤”,简在帝心,此言更使郭氏名声大噪。

  郭张华是郭氏后人,据他所言,公元1129年,祖先郭仲瓞因躲避战乱逃亡至杭州市淳安县,其后代不少分布在诸暨孙郭村一带,历朝历代为官者都十分重视子女教育。“早在南宋时期,孙郭村就建起了书院、亭阁,供教师讲经,学生学习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就建了高中。”

  然而,孙郭村毕竟是一个山区村,资源不足,靠务农为生的村民收入更是有限,缘何舍得投入大量财力在教育事业上?老人笑着说道,“学而优则仕,代代当官的家族传统激励着孙郭人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因此尽管收入有限,父母也愿意花钱供养孩子上学。”

  化无形为有形“看得见”的家风深入人心

  古有郭氏“二凤”,家族显赫,今有孙郭后人,人才辈出。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教授孙优贤,南京大学教授王海燕,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郭良都是孙郭人。来自孙郭村的教师在诸暨任教多达40多位,高居诸暨师资榜村庄首位。

  “孙郭村历代仕官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孝文化的支撑”诸暨市直埠镇镇长石海斌告诉记者,目前孙郭村已建成郭氏宗祠、文化礼堂,为“五星达标、三A争创”强基固本。“精神层面上,直埠镇将以孙郭村为典型,以孝文化为引领,秉承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提升全镇乡风民俗。”

  据直埠镇党委宣传委员金映飞介绍,直埠镇已在孙郭、俞贯村等行政村创建村规民约积分制,正逐步向全镇推广,并将其提高到全镇的基础工作上来。把孝敬长辈、邻里守望、能工巧匠、书香门第等好人好事列入激励机制,以积分兑换的形式在公益超市可领取生活用品,激发干群学习创业热情,让乡村振兴战略的十九大精神在直埠镇开花结果。

标签:诸暨 县令村 仕途 编辑: 徐添城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